精品久久国产综合婷婷五月_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_国产又爽又粗又猛的视频_越南毛茸茸的少妇_日本护士做爰视频_亚洲国产韩国欧美在线_国产精品三级一区二区_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_AV无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麻豆一二三区精品蜜桃

分享
相關新聞
當前位置: 首頁 魅力延安2017 正文
奔騰吧,黃河!
恢復窄屏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8-02 來源: 延安文明網

李靜黃河攝影作品。 

李靜黃河攝影作品。 

李靜黃河攝影作品。 

7月29日,李靜(右一)向觀眾介紹他的黃河攝影作品。記者 趙晨攝 

7月29日,觀眾在西安亮寶樓觀看李靜黃河主題攝影展。記者 趙晨攝 

  63歲的李靜已經記不清自己拍過多少次黃河了。

  自從15歲那年,第一次面對壺口澎湃的濁浪摁下快門,黃河,這條奔騰在中華大地的巨龍,就成了李靜一生的羈絆。從雪域高原到渤海之濱,從青蔥歲月到花甲之年,40多年的時間里,李靜行走黃河,觸摸黃河,記錄黃河。快門聲聲,猶如赤子聆聽母親的脈動,李靜用一張張膠片,定格黃河的激昂與浩蕩,也定格了黃河的嫻靜與溫柔。

  7月22日,“大河頌歌”黃河主題攝影展在西安亮寶樓藝術館開幕。李靜從數十萬幅攝影作品中遴選出100幅聚焦壺口的精品,分春夏秋冬四時之序,以奔騰不息的黃河影像為建黨百年獻禮。

  大河之上,中國之中,巨浪奔騰,雄渾如是,壯美如斯。

  一封寫給黃土地的情書 

  “我拍壺口、拍黃河,就是想記錄家鄉(xiāng),留住黃河永恒的美。”7月23日,趁穿行在展廳向觀展群眾介紹作品背后故事的間隙,李靜對記者說道。

  李靜是宜川人。

  1973年,還是中學生的李靜跟隨學校老師,第一次來到距離縣城50多公里外的壺口瀑布。“是什么感覺呢?眼前濁浪翻騰,耳畔濤聲雷鳴,那是一種直擊心底的震撼。”李靜告訴記者,懷著激動而又忐忑的心情,李靜用借來的相機拍下了自己第一張關于黃河的攝影作品。

  40多年過去了,盡管那張黑白照片已經在李靜前半生的顛沛中消逝于歲月長河,但它所承載的磅礴氣象,依舊深深地烙印在李靜心底。

  如春種萌動,一發(fā)而不可收。

  從那以后,李靜一次又一次走近壺口,也一步一步融入黃河躍動的脈搏。

  “我拍了40多年黃河,壺口每塊石頭我都清楚,每天的變化我都知道。”李靜說。濁浪、山川、冰凌,在李靜的鏡頭里,無論是冰封的奇峻還是拍岸的驚瀾,黃河和與之相關的一切,都因為家鄉(xiāng)而變得溫情起來。

  這是一封用畢生精力寫給黃土地的情書。

  在宜川,李靜的“瘋”是出了名的。為了拍出一張好片子,李靜可以爬上晉陜大峽谷山頂,也可以踏入泥沙俱下的洪流,想著法子,變著花樣,就為捕捉黃河攝人心魄的壯美。

  畢業(yè)后,李靜進入宜川縣政府部門工作,在完成工作之余,李靜把所有的時間、精力都傾注到心心念念的黃河、壺口上。

  李靜不僅自己拍,但凡有機會外出交流,也時刻把壺口掛在嘴邊,邀請攝影師到宜川采風。只要有人聯系拍攝,李靜會盡心盡力張羅。

  聊起早年去宜川拍壺口的往事,曾任陜西畫報社副社長的王新華至今仍感慨不已:“如果他在縣城,一定會當向導,要是不在,也會委托妻子忙前忙后招待。”

  “正是懷揣著對家鄉(xiāng)、對壺口、對黃河的赤誠,所以才能拍出大多數人拍不到的精彩。”王新華說。

  攝影是個苦差事,費時費力還費錢。20世紀80年代辭去公職之后,李靜一門心思撲到了黃河攝影中。為了購置更新、更好的設備,李靜當過油漆工,開過照相館,還干過裝修,收入大都貢獻給了攝影。雖然一度瀕臨窮困潦倒,但憑借卓爾不群的攝影作品,李靜逐漸站穩(wěn)腳跟,并成為黃河攝影的重要代表人物。

  一首獻給母親河的贊歌 

  “黃河,對你意味著什么?”

  “是母親,是生命!”

  在剛辭去公職的那幾年,李靜的選擇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:“不就是一團水泥黃湯,有啥好拍的?”

  “當你真正走近壺口,聽到驚濤擊岸的聲音,你會發(fā)現那是讓人無法抗拒的美。”李靜說,“我覺得我就是為了黃河而生的。”放棄了旱澇保收的穩(wěn)定工作,李靜的生活也如自由奔流的黃河水,在峽谷溝壑中縱橫激蕩,雖然曲折顛沛,卻滿是劈山碎石的豪邁。

  20世紀90年代,李靜的照相館在縣城開張。門頭是李靜自己拍攝的巨幅黃河,上面特意寫了一句話“讓黃河走向世界,讓世界認識黃河”。

  李靜開始為黃河主題攝影展覽、活動奔走。寒冬臘月,李靜頂著風雪到北京,游說大家,推介黃河。1996年,“海峽兩岸攝影家看壺口”大型攝影采風創(chuàng)作活動啟動,海內外上萬名攝影家和愛好者奔赴宜川,在上萬個鏡頭的快門聲中,壺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。李靜幾乎憑一己之力把家鄉(xiāng)推到了臺前。

  越來越多的傳奇在宜川這個陜北小城上演。

  1997年6月1日,特技演員柯受良駕車從壺口飛越黃河。當所有攝影師都擠在岸邊準備抓拍鏡頭的時候,李靜卻腰間綁著繩子下到20多米深的龍槽。“如果柯受良失敗跌進黃河,所有人都關注岸上,這個鏡頭沒人拍就太遺憾了。”李靜回憶說。那天,柯受良飛躍黃河,創(chuàng)下世界跨度最大的飛車世界紀錄。盡管身處龍槽一無所獲,李靜卻依舊歡欣不已:“沒有意外!”

  黃河再一次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。

  黃河在變。

  李靜的鏡頭見證了40多年來黃河的變化。記者注意到,在李靜早期的攝影作品中,壺口湍急的激流中渾濁的泥沙顆粒可見,而近年的攝影作品中,盡管壺口水勢依舊強勁,但水中含沙量已經明顯減少。“這說明上游的黃河流域治理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。”李靜說。

  今人不見古時月,今月曾經照古人。長河奔流,晝夜不息的黃河正日復一日塑造著壺口的模樣。

  “母親河的偉大,讓我有機會拍攝到珍貴的畫面,但也正是因這大河浩蕩,我們有機會通過鏡頭見證自然偉力。”李靜說。

  爾曹身與名俱滅,不廢江河萬古流。李靜的鏡頭給了黃河之美種種注腳:激昂處如大漠流沙、驚濤拍岸;恢宏處如銀瓶炸迸刀槍齊鳴;交雜處如大珠小珠跌落玉盤……

  那些沉淀在歲月中的光影,是李靜用畢生心血為母親河獻上的贊歌。

  一篇溯源民族魂的華章 

  “黃河落天走東海,萬里寫入胸懷間。”

  九曲黃河,奔騰向前,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,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。

  7月23日,聽說李靜的黃河主題攝影展開展,攝影愛好者王為民放下了手頭的工作,第一時間趕到展廳,穿過千面壺口,在一幅作品前駐足,仔細端詳起來。

  “黃河之水天上來,就是它!”王為民說。

  這是前所未見的壺口瀑布:畫幅正中突起的奇石,如雄鷹昂首,咆哮著的濁浪從兩翼噴薄而出,整個畫面猶如巨鷹振翅,搏擊長空。

  “一般的瀑布都是從高處向下,但壺口卻是從水平面往下落,我一直都想拍出黃河之水從天而降的感覺。”李靜告訴記者。一次暴雨過后,李靜只身趕到壺口,雇了6個年輕人拉著繩子把他縋進龍槽,踏著翻滾的黃河浪花拍下了這一幅驚世的奇景。

  這幅作品被命名為《中華魂》。

  1938年10月30日清晨,25歲的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的年輕人行至壺口岸邊頂峰。河的彼岸,正是戰(zhàn)士們浴血奮戰(zhàn)的前線,俯瞰滾滾洪流,光未然觸景生情,動人的詩句如滔滔河水噴涌而出:“啊,朋友!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,出現在亞洲的原野……”

  《黃河船夫曲》《黃河頌》《黃水謠》……鏗鏘磅礴的詞句,發(fā)出了黃河的怒吼!

  冼星海聽懂了黃河。在延安魯藝的窯洞,冼星海一把“奪”過光未然的詞句,在昏黃的燈光下譜出了《黃河大合唱》的激昂篇章。在抗日救亡的關鍵時刻,千萬年奔流不息的黃河,被賦予了乘風破浪、披荊斬棘的力量,發(fā)出了百折不撓、奮勇抗爭的呼聲:“怒吼吧,黃河!”

  在李靜的鏡頭下,初春,破冰的黃河水裹挾著初融的冰凌從壺口躍下;炎夏,豐沛的黃河水和著渾濁的泥沙從壺口躍下;金秋,平靜的黃河踱著不緊不慢的步子從壺口躍下;寒冬,冰封的黃河等待破冰的那一刻從壺口躍下……

  明暗之際,動靜之間,黃河始終潛藏著沖破艱險阻隔、一往無前的磅礴力量。在李靜看來,他守候的是一束光,守望的是一段情。

  白云蒼狗,大河滔滔,有一個聲音始終在李靜心底回響:奔騰吧,黃河!(陜西日報 記者 劉印)

主管單位:中共延安市委宣傳部

主辦單位: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

辦公地址:延安市寶塔區(qū)棗園路新洲小鎮(zhèn)市政府綜合辦公樓 聯系方式:0911-8073015

本站有些信息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(建議使用IE8以上瀏覽器訪問,獲得好的體驗)

京ICP備10031449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