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,守正創(chuàng)新做好基層思想政治工作,譜寫新時代陜西追趕超越新篇章。
志丹縣創(chuàng)新推出“紅色故事會”志愿服務項目,入選《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—陜西創(chuàng)新案例》。

背景緣由
志丹縣通過調研發(fā)現(xiàn),一些群眾覺得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、紅色文化土氣過時,愛國主義、集體主義情感淡薄;一些青少年迷戀網(wǎng)絡,沉迷打游戲、刷抖音、玩快手,崇拜網(wǎng)絡中的虛擬英雄和影視明星,不學歷史、不讀歷史、不懂歷史,紅色基因傳承滯后。志丹作為革命紅都,紅色資源豐富,境內(nèi)現(xiàn)有毛主席保安舊居、中央黨校舊址、抗日紅軍大學舊址、劉志丹烈士陵園等重要紅色遺址 65 處。他們結合實際情況和紅色資源優(yōu)勢,創(chuàng)新推出了“紅色故事會”志愿服務項目,教育廣大農(nóng)村群眾聽黨話、感黨恩、跟黨走。

基本做法
一、采取多領域挖掘的辦法,編制鄉(xiāng)土教材,解決“講什么” 的問題
深度挖掘劉志丹將軍故里、陜甘寧和西北革命根據(jù)地、黨中央在保安三段歷史,發(fā)行《陜甘邊史綱》《黨中央在保安》等人物傳記和歷史書籍 386 部,編撰劉志丹、曹力如、王子宜、馬錫五等老一輩革命家和紅色村莊故事 1100 余則。成立劉志丹干部學院,與中國延安干部學院、浙江大學、同濟大學等知名院校緊密合作,推進課程編排、資源共享和人才交流,開發(fā)《窯洞大事記》《發(fā)揚紅大精神》等 6 大類 60 余部精品課程,探索推出一大批體驗式、情景式、在線式教學模式。
二、采取多渠道招募的辦法,組建百姓隊伍,解決“誰來講” 的問題
故事講述志愿者要政治素質好、群眾基礎深、宣講能力強,能堅守崗位、定期參與“紅色故事會”志愿服務活動,真正打造一支講政治、接地氣、受歡迎的志愿服務隊。主要吸收革命烈屬、“五老”人員、教師學生等志愿者,制定詳細具體的“紅色故事會”講述計劃,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半月開展一次活動。每季度召開一次“紅色故事會”考核評比會,獎優(yōu)罰劣、總結提升。

三、采取多手段培訓的辦法,提升服務能力,解決“講得好” 的問題
針對農(nóng)村志愿者學歷較低、理論知識不足等弱點,組織黨校老師、講師團骨干、農(nóng)業(yè)技術專家等,通過“一對一”結對提升,“一對多”專題培訓等形式,讓他們在政策、技術、產(chǎn)業(yè)知識等方面都達到一定的水平,定期召開“紅色故事會”賽講大會,讓老百姓現(xiàn)場當評委、聽故事、提意見、談看法、促提升。邀請話劇、說書、快板等文藝志愿者指導群眾把紅色故事優(yōu)化編排成小品、說書、快板等文藝節(jié)目,親身教授群眾語言表達方式,情景式提升演繹技巧等,讓“紅色故事會”更加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。
四、采取多樣化拓展的辦法,豐富宣講方式,解決“怎樣講” 的問題
講故事不拘泥于形式,堅持因地制宜、因時制宜、因材施教,利用召開群眾大會、村民小組會、農(nóng)民家庭會、蘋果技術培訓會等群眾廣泛參與的時機,現(xiàn)場講述紅色故事;利用微信、抖音、快手等手機網(wǎng)絡平臺,網(wǎng)上推送紅色故事;縣電視臺開設“紅色故事會” 專欄節(jié)目,直播轉播紅色故事;利用“文明大篷車”走進婚慶集市,走入鄉(xiāng)村家戶時機,堅持宣講紅色故事;利用“百姓大舞臺”演出活動,讓百姓名嘴登上舞臺,情景演繹紅色故事;把“紅色故事會”鄉(xiāng)土教材納入“百姓小喇叭”廣播稿,全天候播報紅色故事。

五、采取多層面保障的辦法,建立運行機制,解決“常態(tài)講” 的問題
推行承諾踐諾制,黨員志愿者立足本職崗位,公開承諾每月至少講述1次故事;推行積分兌換制,推行志愿者講課、群眾聽課雙向積分制度,群眾可憑積分隨時在“愛心超市”兌換物品;推行中心戶長制,中心戶長帶頭給周邊群眾講述紅色故事,保證志愿服務參與率,覆蓋率;推行激勵鼓勵制,制定以精神嘉許為主、物質嘉許為輔的禮遇制度,對優(yōu)秀志愿者予以回饋;推行考核獎懲制,采取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、志愿服務站評價與群眾反映相結合的方式對志愿者進行考核,獎優(yōu)罰劣。將五種機制結合起來,全方位激發(fā)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主動性,實現(xiàn)“講的愿意講,聽的喜歡聽”的目的。
成效啟示
一是志愿服務活動要發(fā)動群眾,讓群眾積極互動,防止“結合實際少”。“紅色故事會”根據(jù)基層群眾接受狀況,以新思想為主題,以小故事為載體,通過轉換話語體系和宣傳教育形式,能夠讓群眾坐得住、聽得懂,記得牢、用得上。二是志愿服務活動要貼近群眾,讓群眾參與編排,防止“互動參與少”。“紅色故事會”通過深入調查,緊緊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、存在的思想疑慮,量身定制故事教材,把理論政策轉化為“大白話”“本地話”,把“硬灌輸”轉化為“講故事”的生動模式,才使得志愿服務活動接地氣、受歡迎、有實效。三是志愿服務活動要依靠群眾,讓群眾走上講臺,防止“百姓名嘴少”。“紅色故事會”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(chuàng)精神,不僅引導群眾積極參與,而且讓群眾走上講臺,讓群眾擔當主角,讓百姓自己說服自己,克服“百姓名嘴少”問題,以講故事的小形式,折射大道理,起到了以小見大、見微知著的效果。